当前位置: 首页 >> 言论观点 [本页支持双击滚屏]
字体大小:
【党员e评】考准考实政绩成色
发布时间: 2024-06-14   访问量:0   信息来源: 姓名:     保护视力色:

政绩是党员干部履职干事的“晴雨表”,也是能力水平的“度量衡”。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要改进政绩考核评价办法,更加注重看政绩的成色和含金量。如何对政绩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立体化的“全息扫描”,进而把成色看清看透、把含金量考准考实,直接关系着党员干部评价使用,关乎事业发展。

党员干部的党性,决定着政绩观的成色。考核干部政绩,首先要从政治上看。首关不过,余关莫论;标尺不正,一失万无。从近年来通报的典型案件可以发现,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搞政绩工程、数据造假等问题,反映出一些党员干部权力观扭曲、政绩观错位,说到底是党性问题、立场问题、纪律问题。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党员干部“政绩观错位”“违背新发展理念”“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问题统一纳入违反政治纪律的内容,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党坚决纠治此类问题的决心。这也充分说明,政绩考核不能只看工作成绩,更要由表及里、深究一层看政治表现。政绩考核是知事识人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须坚持数量与质量、效果与效益相统一,不仅看数字增长快不快,也看付出成本高不高;不仅考量经济效益、社会效果,也重考虑政治影响、群众反响。多从政治上看政绩,把是否全面完整落实中央要求,是否为民造福作为“必答题”“分析题”“论证题”,以考核的正向引导、反向约束,推动党员干部在增强党性、提升政治能力中自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用群众的实际感受评价发展质量、评判干部政绩,是政绩考核的价值所在、应有之义。政绩的含金量高不高,群众最有发言权。坚持把群众的“好差评”作为干部政绩的“度量衡”,赋予群众在政绩考核方面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落实到政绩考核指标设置之中,注重体现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权重,推动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坚持开门考政绩、开门评政绩,建立健全民意表达和参与机制,积极运用网络征询、满意度调查等技术手段,将评判的标准和标尺交给群众,真正把群众的“评价分”作为干部“考核分”。事实证明,只有将群众作为政绩考核的参与主体,让党员干部更加清晰地把握住“主攻方向”、更直观地感受到群众“幸福指数”就是自身“绩效指数”,才能从思想深处解决好“政绩为谁树、树什么样的政绩、怎样树好政绩”的问题,才能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避免出现急功近利的“政绩”、不切实际的“政绩”、违反规律的“政绩”、欺上瞒下的“政绩”。

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政治标准是衡量干部的第一标准,政治属性是政绩考核的第一属性。政绩考核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既听其言、更观其行,既察其表、更析其里,以政绩考核之变、政治体检之效,引导和推动党员干部在履职担当、干事创业中不断校准政治坐标、彰显政治忠诚。


作者:宿迁市委组织部 邱维锦,首发于《中国组织人事报》

扫描二维码收藏本页面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宿迁市委员会组织部  技术支持:开普云
苏ICP备160588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