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文化 [本页支持双击滚屏]
字体大小:
“革命文化立心铸魂”系列之四触摸长征精神的铿锵脉动
发布时间: 2020-02-06   访问量:0   信息来源: 姓名:     保护视力色:

夜渡于都河、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84年前,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跋山涉水,战胜千难万险,用生命和热血绘就了改变中国前途命运的史诗,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不巧丰碑。长征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央红军(后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后编为红二方面军)主力,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军事“围剿”,保存有生力量,实现北上抗日,陆续离开原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纵横14个省,翻越40多座高山,渡过40多条河流,多次穿越草地,行程六万五千余里,突破层层封锁,粉碎百万敌军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甘宁地区,实现红军三大主力大会师,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国革命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伟大长征精神,经过岁月的洗礼,仍闪耀着时代光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长征精神是宝贵的政治财富。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带领人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无论是万里长征中无数红军将士九死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还是沿途老区人民舍生忘死、倾其所有的支持,都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实践证明“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这些宝贵的政治财富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事业取得成功的政治优势,必将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长征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实现了伟大转折,开启了新局面,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既高扬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又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迹,还蕴含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彰显着强烈的科学理性,充分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贯穿着党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执着追求。这是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鲜活的教材。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点燃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热情,进一步凝聚起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

长征精神是宝贵的经济和文化资源。长征留下了大量的遗址遗迹、文献档案、红色故事、文艺作品等。这些长征精神的载体是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长征精神具有可再生性,可以说是一种经济和文化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壮大红色文化产业的要素资源,既可循环利用,又可多样、多层次利用。开发和利用长征文化资源,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地方发展的经济工程和民生工程。

“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今天我们回望长征、纪念长征、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走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条新的长征路。

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长征路,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是长征胜利的灵魂。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牺牲在雪山上的烈士刘志海,高举着一张党证和一块银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心里牢记的是党和人民;红军过草地时,虽“风雨浸衣”“野菜充饥”,仍传唱着抗日歌曲,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激励和指引红军一路向前。新的长征路,虽然在任务、条件、环境和力量等方面有所不同,实现伟大梦想、推进伟大事业也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长征路,必须不惧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不惧风险、不怕牺牲、攻坚克难是长征胜利的关键。长征路上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大渡河畔,红军顶风冒雨昼夜兼程240里;泸定桥上,22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匍匐前进;海拔4000多米被称为“鸟儿飞不过、凡人不可攀”的夹金山上,红军将士迎着冰雹和风雪留下了脚印。红军凭借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用顽强的意志挑战人类生存极限,成功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新的长征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仍有许多暗礁险滩、雪山草地。走好新的长征路,要继续发扬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精神,勇打硬仗、敢啃硬骨头,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长征路,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长征胜利的密码。长征前和长征初期,由于“左”倾错误的领导,红军一败再败、损失惨重。遵义会议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纠正“左”倾错误,解决了最为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鸡鸣三省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调整了党的主要领导;苟坝会议从实际出发,放弃进攻打鼓新场的计划并成立了新的“三人团”,进一步确立和巩固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走好新的长征路,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

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长征路,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维护团结统一。讲政治、守纪律、顾大局、讲团结是长征胜利的基础。长征期间,以遵义会议为转折标志的系列会议体现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物资极度匮乏,徐海东从仅有的7000元大洋“家底”中拿出5000元支持中央红军,解了燃眉之急。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后,贺龙为红六军团营以上干部每人准备了一匹马,红六军团抽调大批政工干部帮助红二军团,两军团结成一个战斗的整体。走好新的长征路,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凝聚全党智慧和力量。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长征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的支持是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长征途中,我们党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获得了群众的巨大支援和帮助,建立了军民鱼水情,奠定了长征胜利的坚实基础。卓尼土司杨积庆不顾自身安危,为红军提供几万斤粮食,派藏民修复了尼奥栈道,为红军带路,一举攻下天险腊子口,为红军北上作出了贡献。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走好新的长征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众智、聚群力,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一个都不能掉队。

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长征路,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长征胜利的最根本保证。毛泽东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走好新的长征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新时代的长征精神更像是时代的接力棒,需要在薪火相传中才能不断接近耀眼夺目的理想之光。走好我们这一代人需要走好的长征路,是对长征精神的最好传承和弘扬。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扫描二维码收藏本页面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宿迁市委员会组织部  技术支持:开普云
苏ICP备160588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