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文化 [本页支持双击滚屏]
字体大小:
“革命文化立心铸魂”系列之六高擎延安精神的时代火炬
发布时间: 2020-03-26   访问量:0   信息来源: 姓名:     保护视力色:

“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每当听到歌曲《延安颂》这熟悉的旋律,人们的思绪就会被带回到黄土高原上那闪耀着红色光辉的革命圣地。

从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战略总后方。这一时期,我们党从小到大、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力量由弱到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由挫折走向胜利;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彻底的革命精神、是升华了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时代精神、是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形象的群体精神。

高度重视延安精神的弘扬传承实践始终是我们党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法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伟大的延安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以求真务实作风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为推动新时代新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那个年代,先辈们凭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坚守为中华民族求解放的初心使命,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辉煌成就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人高举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率领和团结全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延安成为中华民族的希望、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一批批有志之士奔赴延安,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这就是当时革命青年爱国主义情感的表露。

1938年3月,毛泽东给抗大亲笔题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1939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庆祝模范青年大会上讲话说:在政治上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但是光有这个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不够的,过了三年五年,就把它丢了,那还不是枉然。所以,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后,还要坚定,就是说,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方向就是旗帜,方向就是灯塔,方向就是航标,方向就是希望。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风险,也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干扰。要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健康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就是要做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并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那个年代,先辈们凭着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和方向问题

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彻底唯物主义科学精神。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

一方面实事求是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是认识上求实。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号召,首次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个概念。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有的放矢”,“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要找“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这个“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另一方面实事求是是讲求实效的实践精神,是实践上的求实。在延安整风运动的过程中,为克服主观主义,毛泽东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实际,了解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学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延安时期的调查研究中,最著名的、历时最长的并且以后常被人提起的,是张闻天率领的“延安农村调查团”。从1942年1月至1943年3月,张闻天率领调查团在陕北和晋西北进行1年多的调查,写出了近5万字的《出发归来记》等有影响的调查报告。他在《出发归来记》一文中,认为调查研究是“打破教条的囚笼”的根本办法,指出:“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

“实事求是”就是要做到言行一致、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真理和价值相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他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每个共产党员必备的科学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体现。那个年代,先辈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成就了革命伟业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的主人,一个为大多数人服务的无产阶级政党,必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的宗旨,作为党的政治立场和行为准则。

当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涌现出了一大批为人民服务的模范党员和干部,张思德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944年9月8日,即张思德牺牲后的第三天,中央直属机关在枣园西山脚下广场为张思德举行了约千人参加的追悼会,毛泽东到会并作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毛泽东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只要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号召全党向张思德同志学习。

毛泽东在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讲:“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

我们党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群众工作经验和优良传统,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最多的就是人民群众,在基层调研中接触最多的也是人民群众,在决策部署中关注最多的还是人民群众。他指出,“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提出共享发展理念,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实践再一次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本质特征。那个年代,先辈们凭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之气,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艰难险阻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自信、自强、自立的主体精神,是一种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创造精神,是克勤克俭的高尚品德。

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陕甘宁边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克服困难,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根据地,迅速开展了以农业为主的大生产运动。从1941年春到1944年10月,359旅的英雄们,在短短几年时间就把昔日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南泥湾呈现出一派粮食大丰收,瓜菜堆如山;牛羊成群猪满圈,肥鸭满塘鸡满院的欣欣向荣景象。1943年10月,毛泽东在任弼时同志的陪同下视察了南泥湾,他在接见359旅干部时风趣地说:“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他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目前我们没有外援,假定将来有了外援,也还是要以自力更生为主。在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开荒种地,用行动进一步升华了延安精神。”

如今,我们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国家综合实力明显提高,但“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一点不比不发展时少”。“狭路相逢勇者胜”,没有艰辛的努力,没有奋力拼搏的奋斗,是不可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的。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的:“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七十多载风雨沧桑,七十多年砥砺奋进,延安宝塔作为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焕发出崭新的时代光辉。延安是一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延安是共产党人和党的干部升华思想、锤炼党性、增强素质、提升能力的精神家园,延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集中体现,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精神风貌。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弘扬延安精神,使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扫描二维码收藏本页面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宿迁市委员会组织部  技术支持:开普云
苏ICP备16058820号-1